枇杷,又名芦橘、金丸、芦枝,因其形似乐器琵琶而得名枇杷。新鲜的枇杷果不仅鲜嫩多汁、酸甜可口,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富含纤维素、果胶、胡萝卜素、苹果酸、柠檬酸、钾、磷、铁及维生素A、B、C等人体所需各种营养元素,并含有人体所需的8种氨基酸。 枇杷能润肺止咳、生津止渴、和胃降逆,可治咳嗽、吐血、燥热等症状。

现代营养学研究认为,常吃枇杷还有以下好处——
👉 促进消化
枇杷果中含有的有机酸成分可刺激消化腺分泌,从而增加食欲、促进消化。
👉 保护血管
枇杷果中含有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P有助于预防高血压、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
👉 止咳
其含有的苦杏仁苷有止咳的功效,对于各种咳嗽均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保护视力
枇杷还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有助于保护视力。
枇杷果肉有一定“利肺气”的作用,但仅能作为食疗,而无法作为一种治病方。
而且,如果是痰多的咳嗽,吃枇杷果反而会加重,因为它虽润肺但不化痰。而如果是脾胃寒凉之人,枇杷一次吃得过多,还可能损伤脾胃。
“川贝枇杷膏”里的枇杷,其实不是枇杷果肉,而是枇杷叶!

枇杷叶性质平和而味苦,可以降肺气而止咳。大多数咳嗽,都和“肺气上逆”有关,枇杷叶的质地很轻,降肺但是不伤气,因此枇杷叶的应用要广泛得多。
除了止咳,枇杷叶还能用于治疗嗳气、打嗝等胃气上逆的症状。虽然枇杷叶可入药,但不能直接树上摘下使用,需要经过加工炮制,除去绒毛,用水喷润,再切丝、干燥。因此,建议有需要的人,前往正规药房选购已经处理好的枇杷叶。
因为枇杷中含有较高的铁元素,在剥完枇杷后,随着枇杷汁液的快速氧化,指甲也随之呈现出焦黄的颜色。
👉有什么方法可以快速将发黄的指甲清洗干净?
吃枇杷还要注意不能随意食用枇杷核!虽然枇杷核味苦性平,具有化痰止咳、疏肝理气的功效,临床中枇杷核可单独使用,但枇杷核中含有苦杏仁苷,代谢后可分解产生有毒的氢氰酸,过量使用可能会导致中毒。所以日常生活中,自己不要擅自食用枇杷核。

孕妇也不宜多吃枇杷。因为枇杷性寒,体质偏寒的孕妇应尽量少吃或不吃,以防引起腹痛、腹泻等不适。
糖尿病人也不宜多吃。因为枇杷虽美味,但含糖量高。糖尿病人应科学吃水果,控制水果摄入量。
将枇杷清洗干净,用保鲜膜包裹好,放置于通风阴凉处即可。
常温下(室温20℃左右)可保鲜一周左右,但口感会变差。因此,最好的方法是把枇杷放进冰箱保鲜层保存。温度越低,保存时间越长。而且低温能够抑制枇杷表面微生物的繁殖,防止枇杷腐烂变质。
买回的枇杷应尽快食用。如果是成熟度比较高的枇杷,可以将其放入冰箱冷冻层保存。但如果是未成熟的枇杷,最好不要冷冻保存,否则会导致果肉细胞破损、活性下降,影响口感和营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