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干果、水产品、
肉类、酒类、调味品、
……
各式各样的散装食品,
在我们的身边,
是大家必不可少的生活必需品。
那么,散装食品安全吗?
关于散装食品标识、存放、购买,
需要注意些什么?

散装食品,指无预先定量包装,需称重销售的食品,包括无包装和带非定量包装的食品。散装食品因节省了繁琐的包装,降低了食品的价格,且买多买少、随意方便,很受消费者欢迎,无论在商场超市,还是在集贸市场,均随处可见;散装食品主要包括面食、肉食、腌制品、糕点等,品种繁多。
散装食品不包括新鲜果蔬,以及需清洗后加工的原料、鲜冻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等,即消费者购买后可不需清洗即可烹调加工或直接食用的食品。
是指粘贴、印刷、标记在食品或者其包装上,用以表示食品名称、质量等级、商品量、食用或者使用方法、生产者或者销售者等相关信息的文字、符号、数字、图案以及其他说明的总称。(《食品标识管理规定》第三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第五十四条第二款 食品经营者贮存散装食品,应当在贮存位置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第六十八条 食品经营者销售散装食品,应当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以及生产经营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
第七十二条 食品经营者应当按照食品标签标示的警示标志、警示说明或者注意事项的要求销售食品。
2.《食品标识管理规定》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含分装)、销售的食品的标识标注和管理,适用本规定。
第二章 食品标识的标注内容(全部内容)(识别下方二维码见《规定》全文)
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经营过程卫生规范》(GB31621-2014)
6.8 销售散装食品,应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成分或者配料表、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经营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确保消费者能够得到明确和易于理解的信息。散装食品标注的生产日期应与生产者在出厂时标注的生产日期一致。
经营者采购散装食品时,必须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出厂检验合格证或者其他合格证明;进货后,应按照所采购食品的保存条件的要求进行储存。
①选择在具有有效《食品流通许可证》的超市、商场或固定专卖食品店等食品经营单位购买。
②注意查看相应的标签是否清晰、规范标明食品名称、配料表、生产者和地址、生产日期、保质期、保存条件等信息。若发现标签的内容变得模糊甚至脱落,不易于辨认和识读,要谨慎购买。
③注意观察散装食品的色泽、形状、质地有无变质、腐烂现象,尽量挑选近期生产的食品,不购买过期食品。慎选裸露外表的食品以及同生熟置于一起出售的食品,防止二次污染。
④购买直接入口的卤制品、蜜饯、凉菜和糕点等散装食品时,注意查看是否有防尘材料遮盖,销售人员操作时是否戴口罩、手套和帽子。
⑤冷冻散装食品应在低温度下冷藏,若发现冷冻散装食品部分发白,甚至变成焦黄色,多是由于温度变化太大,水分散失干燥而致,建议不要购买。
散装食品可形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