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健康饮食丨食用全谷物真的是越多越好吗?

时间:2022-08-05 点击次数:710

摘要:专家表示,可以将全谷物和杂粮混合食用,消瘦、贫血、缺钙的人不宜大量食用全谷物。

膳食模式现状
图片

近40年来,我国居民的膳食模式已发生变化:谷类食物的消费量逐年下降,动物性食物和油脂摄入量逐年增多,导致能量失衡;谷类过度加工引起B族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损失而导致膳食摄入量不足,这些因素与增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生风险密切相关。

事实上,对于谷类,现代营养学中并没有细粮、粗粮之分。在我国传统饮食习惯中,一直只有“粗粮”的说法。我们通常称经精细加工的大米、白面等为细粮。而粗粮是相对细粮而言的,主要包括:谷物类,如玉米、小米、紫米、燕麦、荞麦、薏米(薏苡仁)等;杂豆类,如绿豆、红豆、蚕豆、豌豆等;块茎类,如红薯、山药、马铃薯等

什么是全谷物
图片

营养学更强调“全谷物”这一概念。有人将全谷物与粗粮画上等号,实际上,全谷物和粗粮不同。全谷物是指未经精细化加工或虽经碾磨、粉碎、压片等处理仍保留了完整谷粒所具备的胚乳、胚芽、麸皮及其天然营养成分的谷物,主要有燕麦、荞麦、玉米、小米、糙米、高粱、粟米等,而粗粮是我国的传统主食。

大部分粗粮都属于全谷物,因其没有经过过度加工,保留了谷粒原有的营养价值。

但是,有些粗粮在加工过程中被去除了胚芽、种皮(如玉米碎),不能称为全谷物。此外,莲子、芡实等淀粉含量较高,可作为全谷物食用。

吃全谷物的作用

研究表明,膳食中保证一定量的全谷物摄入,有利于改善排便情况,促进消化道健康,降低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肥胖和肿瘤的发生风险

哪些人不适合吃全谷物

既然如此,那么用全谷物代替精米白面作为主食是不是会更健康?实际上,虽然全谷物对人体大有好处,但也不是多多益善。

全谷物富含膳食纤维,吃得太多会加快胃肠排空速度,使食物通过胃肠道的速度过快,导致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降低;全谷物中的植酸、草酸等物质,会影响人体对铁、锌、镁、钙等矿物质的吸收利用。

消瘦、贫血、缺钙者不宜大量食用。

胃肠道功能差、容易消化不良的老年人和孩子,以及胃溃疡、胃食管反流、肠道出血、胃肠道手术后等患者,饮食应细、软,以减少食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和损伤,不宜轻易食用全谷物。  

怎样健康吃全谷物?
图片

1.数量合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0)》建议:普通健康人每天吃50-150克的全谷物和杂豆类,具体食用量最好因人而异,例如,肠胃不好的老人和儿童、身体虚弱、肠胃术后患者等特殊人群,就要适当少吃一些了。

2.比例得当。每天吃的全谷物宜占谷物的1/3,例如,1份糙米+2份精米做成糙米饭;1份小米+2份精米煮成小米粥;1份全麦面粉+2份白面粉制成的面包。这样做,在改善口感的同时,还能发挥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

3.频率适宜。建议一日三餐中至少有一餐吃全谷物和杂豆类,早餐可以是燕麦粥、小米粥、八宝粥、五谷豆浆等;午餐或晚餐可以吃糙米饭、玉米面馒头、荞麦面条等。

4.循序渐进。如难以接受全谷物粗糙的口感,建议由少到多逐渐增加主食中全谷物的比例,另外,还可以先从一些黏糯的全谷物(如燕麦、大黄米)开始,逐渐过渡到一些比较粗硬的种类(如糙米、玉米),或者两者搭配食用。

5.烹调合理。因为全谷物口感比较粗糙,因此可以在烹调上下一些功夫,如烹调前用水稍微浸泡一下;适当延长烹调时间;利用厨房炊具让全谷物口感变柔软,如用豆浆机制作全谷物米糊,用高压锅烹煮八宝粥,用电蒸锅蒸玉米棒等。


  • 电话:029-81299806  029-81299808

  •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航天东路99号西安佳为科技产业园104栋4层

营业执照电子版在线查看

Copyright © 2021-2025 陕西阔成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陕ICP备2021006071号-1  陕公网安备61019402000153号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二维码

扫码咨询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029-81299806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