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权威发布丨570 万批次 “抽检”+4 大硬招!2025食品安全抽检成绩单出炉,这些问题已重点整治

时间:2025-11-27 点击次数:15

图片

11月25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 “开展全链条抽检 强化全链条监管” 专题发布会,食品安全总监孙会川通报了今年以来的食品安全抽检 “成绩单”:


食品安全抽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确定的一项法定制度,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赋予市场监管部门的一项法定职责。它是发现食品安全问题、排查食品安全风险的重要技术手段,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雷达”和“定位仪”,为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提供了精准靶向。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食品安全抽检结果也是日常生活安全感、获得感的重要参照系。

我向大家先通报一组最新的数据——截止到今年11月中旬,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完成食品安全抽检570.26万批次,检出不合格样品15.6万批次,不合格率为2.74%;完成风险监测23.44万批次,检出问题样品1.02万批次,风险发现率为4.36%。发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农药残留超标、食品添加剂滥用以及微生物污染等这几个方面。

近年来,市场监管部门践行监管为民的理念,聚焦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的生活需求,紧紧围绕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以法治思维、问题导向、科学态度,谋划推进食品安全抽检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图片
01

以全面覆盖为原则,让食品安全抽检更有说服力

在链条环节上,食品安全抽检已经覆盖了食品生产、经营的各类主体和各种业态。

  • 我们在生产环节“抓大不放小”,在覆盖所有在产生产企业的基础上,加大对加工小作坊的抽检力度;

  • 在经营环节我们“求全不漏项”,已经覆盖了超市、便利店、农批市场等各类销售主体,餐饮店、中央厨房、学校食堂等各类餐饮服务经营者,还包括了餐饮外卖、直播带货、生鲜电商等新业态,以及进口食品等。

  • 在食品品种上,抽检已经覆盖了39大类食品,既有蔬菜、水果、畜禽肉等各类食用农产品,也有米、面、油等各类生产加工食品,还有餐饮食品等等。可以说,大家日常生活中能买到、能吃到的各类食品,基本上都已经纳入了抽检的范围之中。

  • 在检验项目上,覆盖了食品安全标准规定的农药、兽药、微生物、食品添加剂等2066项指标。每一项指标的背后,都有科学的检测方法和限量要求来支撑。

  • 在力量统筹上,我们市场监管总局和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海关总署、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部门协同联动,同时,我们还加大对地方市场监管部门抽检任务的统筹安排,基本上构建起了一个全链条的食品安全抽检工作体系。

图片
02

以发现问题为目标,让食品安全抽检更有前瞻性

我们把“孩子吃的”作为关注的重点,对在产婴幼儿配方食品生产企业实现100%抽检全覆盖,对婴幼儿配方奶粉等食品实施“月月检”,每个月都抽检全部在产的婴幼儿配方食品企业,全力保障中国宝宝们的口粮安全;我们组织各省市场监管部门对校园餐以及食材集中采购平台开展“双周检”,要求在每两年的周期内,实现对全国所有大中小学校园食堂抽检的全覆盖,力争做到让孩子们吃好,让家长们放心。

我们把“有问题的”作为抽检的重点,一方面将今年重点整治的校园食品、农村假冒伪劣食品、制售假劣肉制品、食品添加剂滥用以及食用植物油等突出问题,作为抽检监测的重点。同时对既往抽检不合格率比较高的食品品种和检验项目,加大抽检的批次,对检出不合格的企业实施跟踪抽检,对于投诉举报、舆情反映的突出问题,我们加强风险研判,组织实施专项抽检。

我们把“说不准的”作为工作重点,组建了抽检蓝军队伍,围绕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进一步增强抽检的靶向性,提高精准发现风险的能力。开展直播带货、生鲜电商、餐饮外卖等专项抽检,对掺杂掺假、以假充真等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加大风险监测力度。

图片
03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让食品安全抽检更有精准度

我们顺应食品安全监管新情况新问题,组织开展科技项目攻关,着力解决“检不出、检不准、检不快”的问题。我们针对公众关切的食品掺杂掺假物质等检验技术难题,研制发布了106项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可以检测近千种物质,检测范围覆盖了面制品、肉制品、豆制品、调味品等多个重点食品品类,从技术层面大大压缩了食品安全违法的空间。

我们针对食品中潜在的非食用物质风险,将那非类、拉非类等物质,纳入到《食品中可能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录》中并且发布配套的检验方法。名录发布以后,各地查处了一大批食品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的案件,对违法企业形成了强大的震慑。

我们针对食用农产品快速筛查需求,发布食品快速检测方法67项,在农贸市场、校园食堂等重点场所发挥“快速筛查”的作用,提升了问题发现的效率。我们还针对产业发展状况和监管实际需求,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农业农村部等部门,累计发布国家标准1725项,持续完善“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标准体系。

在这里我要特别和大家说的是,近年来有这么几类食品安全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比如,肉及肉制品中掺杂其他动物源性物质,有的号称是羊肉卷,其实里面掺了鸭肉;又比如,食用植物油中掺杂其他油脂,有的号称是特级初榨橄榄油,其实里面混入了一定比例的大豆油、玉米油等。要全面解决这些问题,检测技术是突破口,但是放眼全球,目前各国都还没有研发出比较成熟有效的定量检测方案。

为此,市场监管部门专门采取“揭榜挂帅”的做法,调度全社会优势的科研力量,来组织开展科技攻关。目前,我们已收到了近百项申报材料,有望在检测技术上实现突破。如果有了新的进展,我们也会及时向社会通报公布。

图片
04

以标本兼治为主线,让食品安全抽检更有带动性

一方面,我们进一步加大不合格食品的核查处置力度。“十四五”期间,全国共完成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任务107万件,罚没金额大约43亿元,移送公安机关案件1.3万余件。同时,我们还强化通报督办,以风险控制、原因排查、整改落实、行政处罚、信息公开的“五个到位”,来切实消除食品安全风险。“十四五”以来,多批次不合格的企业数量已经呈大幅下降趋势,2024年与2020年相比下降了近50%,今年前三季度同比又下降了57.47%

另一方面,我们进一步加大技术帮扶的力度。指导各地建立技术专家库,帮扶食品企业11525家。通过处置一个问题、防范一类风险、规范一个行业,来着力促进食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 电话:029-81299806  029-81299808

  •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航天东路99号西安佳为科技产业园104栋4层

营业执照电子版在线查看

Copyright © 2021-2025 陕西阔成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陕ICP备2021006071号-1  陕公网安备61019402000153号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二维码

扫码咨询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029-81299806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