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权威发布丨总局发布会划重点!食品添加剂 6 重监管护航,抽检不合格率降至0.93%!

时间:2025-11-04 点击次数:7

“零添加” 就是更安全?肉制品里的添加剂有何讲究?在市场监管总局最新食品安全专题发布会上,三大核心问题的回应,揭开了食品添加剂监管的神秘面纱。从新品种审批到违法企业追责,从线上抽检到 “双减” 行动,一套全链条管控体系正在为餐桌安全兜底。

01
食品添加剂的管理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人民日报记者提问:

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管理都采取了哪些措施,确保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安全可靠?

市场监管总局食品安全总监孙会川:

为确保食品添加剂生产和使用安全,我国建立了一整套的食品添加剂管理制度,对食品添加剂从风险评估、标准制定到生产、使用等各环节实施严格监管。

一是严格审批。我国对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实施严格的审批制度,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对食品添加剂新品种进行风险评估,确认安全可靠并且确有工艺必要性后,才会被批准使用。同时,对已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还会实施持续动态跟踪评价,必要时淘汰一些品种或者调整品种的使用范围和用量。

二是严格许可。《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对食品添加剂生产实施许可准入制度,从事食品添加剂生产的企业,必须具备与所生产食品添加剂品种相适应的场所、生产设备或者设施、专业技术人员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并经审查取得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证后,方可进行生产。生产复配食品添加剂同样也需要依法取得许可。未取得许可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生产食品添加剂。

三是严格监管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开展日常监督检查和监督抽检等措施,对食品添加剂生产过程实施严格的监管,督促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的原料、工艺和技术指标组织生产;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对食品添加剂产品进行出厂检验,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销售。任何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都不得作为食品添加剂生产销售。

四是严格标识。我国对食品添加剂标识制定了专门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生产企业必须严格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标示添加剂有关信息。食品添加剂产品必须在标签的醒目位置清晰标示“食品添加剂”字样,并规范标示食品添加剂的名称、执行标准、用法用量和使用范围等事项。进入市场销售和餐饮环节使用的复配食品添加剂,还应该在配料表中标明各单一食品添加剂品种的含量。

五是严格规范。在食品生产环节,我国制定了专门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国家标准,对各类食品中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用量等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食品生产者必须按照规定在使用范围和限量内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对相同功能的防腐剂、抗氧化剂、着色剂及部分甜味剂合并使用的各自用量,标准中也都明确作出了规定。    

六是严格执法。市场监管部门一直都把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作为对食品生产企业日常监督检查和监督抽检的重点,一旦发现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各地市场监管部门一律严查重处,露头就打,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02
食品添加剂综合治理取得成效和存在问题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提问:

从总局监督抽检的角度,讲一下食品添加剂综合治理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市场监管总局食品抽检司一级巡视员李奇剑:

2025年市场监管部门继续坚持问题导向,严格落实年度抽检计划,持续加大食品添加剂滥用问题抽检力度。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完成的抽检任务中涉及食品添加剂项目227.45万批次,检出不合格2.12万批次,不合格率0.93%,比上年同期下降0.02个百分点。

在指导地方市场监管部门开展抽检的同时,总局也按照综合治理工作部署,组织开展了本级的食品添加剂专项抽检。

在抽样方式上,采取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线下,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的批发市场、农贸市场、食杂店、餐饮场所等。线上,覆盖拼多多、抖音、淘宝等9个较大的网络销售平台。

在抽样产品上,聚焦食用农产品、蔬菜制品、粮食加工品等21个既往食品添加剂“两超”问题相对突出的重要食品大类,重点关注标签标识中有“零添加食品添加剂”“不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不使用防腐剂”“不使用着色剂”等字样含义的食品。

在检验项目上,覆盖10类食品添加剂共31个检验项目开展抽检,主要围绕甜味剂、着色剂、防腐剂、膨松剂、护色剂、漂白剂等。

从抽检结果看,饮料、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乳制品等7个大类食品未检出不合格样品;粮食加工品、糕点、饼干等14个大类食品不同程度检出食品添加剂违规使用,主要不合格项目是漂白剂二氧化硫、甜味剂甜蜜素、防腐剂脱氢乙酸。

针对抽检发现的不合格食品和问题样品,市场监管部门及时开展核查处置,督促相关企业下架、召回不合格食品,对相关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依法实施行政处罚,涉嫌违法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严厉打击食品添加剂滥用行为。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聚焦突出问题,加大食品添加剂抽检监测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不断巩固和深化食品添加剂综合治理成效。

03
肉制品、饮料中食品添加剂使用问题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提问:

消费者对肉制品、饮料中食品添加剂使用问题比较关注,请问对这类食品中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的监管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市场监管总局食品生产经营司副司长郭向丹:

近年来,市场监管总局始终将食品生产环节使用食品添加剂监管作为工作重点,发布了关于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指导意见,制定了企业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全面压实各方责任,多措并举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对您刚才提到的肉制品、饮料等品类中食品添加剂使用的监管,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针对肉制品,

一是建制度、立规范。制定新版肉制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要求肉制品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标准要求使用食品添加剂,并明确用量和种类。制定热加工熟肉制品生产等6个风险管控清单,指导企业开展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确保食品添加剂合规使用。二是抓检查,重处置。制定肉制品生产监督检查操作指南,将肉制品生产企业食品添加剂的采购、贮存、使用、记录等作为日常检查重点。针对发现的“两超”问题依法处置,坚决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始终保持严惩重处高压态势。三是倡自律、促共治。积极指导中国肉类协会及百家大型肉制品企业发出“共铸肉品安全 同护百姓餐桌”倡议,倡导全行业坚决抵制生产经营“两超一非”肉制品。

针对饮料,

一是强化许可管理。在饮料生产许可审查细则中,要求饮料生产企业建立产品配方管理制度,列明配方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依据和规定使用量,确保成品中食品添加剂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等规定。

二是强化标准规范。针对近年来涌现的新技术新产品,指导发布《非浓缩还原果汁 橙汁》等行业标准,规定非浓缩还原橙汁等产品中不得添加食品添加剂。

三是强化行业引导。近期,我们指导中国饮料工业协会联合88家大型企业发布饮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行业倡议,推动开展食品添加剂减用量、减品种“双减”行动,不断提升饮料质量安全水平。

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会同相关部门聚焦重点品种、重点环节、突出问题,持续开展食品添加剂滥用问题综合治理行动,切实推动各项监管措施落地落实、各项治理行动走深走实,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安心。


  • 电话:029-81299806  029-81299808

  •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航天东路99号西安佳为科技产业园104栋4层

营业执照电子版在线查看

Copyright © 2021-2025 陕西阔成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陕ICP备2021006071号-1  陕公网安备61019402000153号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二维码

扫码咨询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029-81299806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