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养生丨消暑宁心,去湿健脾,如何安全度过最热的时节?
时间:2023-07-24
点击次数:381
俗话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大暑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也是一年中湿气最重的时节,此时养生重点为消暑宁心,去湿健脾。
外出活动应尽量避开中午以及午后的高温时段,注意防暑降温。大暑节气高温湿热的气候也是心血管疾病、肾脏及泌尿系统疾病患者的一大危险关头,因而此类患者更要格外小心。
夏日炎炎,许多人喜欢冲凉水澡、狂喝冷饮来快速降温,这极易引发“阴暑”。所谓“阴暑”也是中暑的一种,症状不像常见的中暑那样明显,发病也较慢,但对身体的损伤更大。所以,在消暑时切忌太过贪凉,要预防阴暑的发生。
大暑正值一年中最炎热潮湿的阶段,在这种天气情况下,容易导致体内湿气增加。此时对于人们来说,不仅要懂得防暑降温,还要注意体内祛湿。
在饮食方面,要以清淡为主,忌食辛辣油腻。此外,大暑时节天气酷热,人体排汗多、消耗大,时令饮食更重滋补、消暑。
具有利水消肿、健脾护胃、清热除痹等功效,是比较常见的利水渗湿食物,有助于祛除体内湿气。
凉性食物,可消暑解毒。仙草别称凉粉,是一种草本植物,茎叶晒干后可熬制成“烧仙草”,是一种消暑甜品。福建、广东等地的民谚有言:“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夏季容易出现脾胃虚寒、食欲不振、中暑等情况,吃姜可以温暖脾胃、提高食欲、排汗祛暑。生姜中所含的姜辣素能促进肠蠕动、助消化。
大暑伏天吃羊肉、喝羊汤,可以排出身体内的积热和毒素,有益健康。
家中常备风油精、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物,合理安排饮食,尽量减少日间外出,高温外出时做好防晒措施,如戴遮阳帽、打遮阳伞、涂防晒霜等。合理使用空调,室内外温差保持在5℃以内最为适宜。同时,也可以选择喝些凉茶、绿豆汤等具有清热解暑的饮品,帮助消暑降温。
大暑时节,人们很容易因为天气热而不愿运动。然而,适度的运动仍然是必要的。我们可以选择适合夏季的运动方式,如游泳、晨跑、夜间散步等。避免在高温中剧烈运动,同时注意及时补充水分,以免疲劳缺水导致身体不适。
大暑期间天气炎热,人们容易感到疲劳和困倦,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应尽量保证每晚充足的睡眠时间,减少熬夜。规律的作息有助于恢复体力、提高抵抗力。
在高温天气下,人们容易感到疲倦和烦躁。因此,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也至关重要。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书籍、与亲友交流等方式,放松自己的身心,舒缓压力,预防“情绪中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