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再熟悉不过的“蔬菜”了,既可以生吃,也可以烹熟食用,颜色诱人、味道清爽,一直以来深受青睐。特别是天气热的时候,来根黄瓜,既解渴又除热。但不少人应该都有这样的经历——吃完黄瓜,嘴唇会有一种涩感。有人担心是黄瓜上残留的农药导致的,还有人说顶花黄瓜打了激素不能吃?事实真是这样吗?一起看看:

真相:黄瓜的苦涩感其实并不是农药残留导致的,而是其本身含有的一些特殊物质:
1.丙醇二酸
丙醇二酸是一种小分子有机酸,存在于黄瓜果皮上和黄瓜果肉瓤里,能与唾液融合产生发涩的口感。
丙醇二酸物质可以抑制糖类在体内转化为脂肪,起到减肥作用。
2.单宁类
单宁也叫鞣质,存在于很多植物和水果中。柿子吃起来也会产生涩涩麻麻的感觉,口腔黏膜也会有褶皱感,这就是单宁在“捣蛋”。
黄瓜皮含单宁较多,且皮颜色越深绿,所含的单宁物质可能越多。
单宁常被用来添加在化妆品中,能起到收敛作用,收缩毛孔、减少皱纹;还能过滤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清除体内的活性氧,起到美白作用。
3.苦味素
黄瓜中含有少量的苦味素,一般来说越靠近黄瓜尾部,苦味素越多。
苦味素对于消化道炎症具有独特的功效,可刺激消化液分泌,产生大量消化酶,使人胃口大开。苦味素不仅健胃,还可防治流感。另外,这种物质还具有明显抗肿瘤作用。
但以下三种情况会造成苦味素含量增高:
水分不足,肥料缺乏 ;
光照不足,苦味素会积累;
氮肥施用过多会增加苦味素浓度;
因此,若黄瓜苦味较强,则不宜食用。

真相:不用过于担心。黄瓜“顶部带花”有时属于正常现象,黄瓜花通常是宿冠花,在完成传粉、授粉后,可以不马上脱落,而是等黄瓜果实再生长一段时间后再脱落。
除此之外,现代农业在种植黄瓜时,为防止幼小果实脱落,种植者会在其果柄部位涂抹防落素,如果不小心将它抹到了花朵上,就会使花朵紧密地黏附在黄瓜顶端,甚至干脆不脱落。
防落素一般成分是“对氯苯氧乙酸”,是一种植物激素,这种物质用量不会很大,而且也不会对人体造成什么伤害,所以大家还是可以放心吃的。
因此,“顶花带刺”的黄瓜可以放心食用。
真相:自家种植的黄瓜很少有笔直的,大多都是有些弯度的,而现在市面上的黄瓜,个个跟尺子一样直,很多人就怀疑是激素或农药作用,真的是这样吗?
生长条件决定了黄瓜的弯直。光照、温度、水分、养料充足,植株生长健壮,直黄瓜的概率就较大,反之就会出现弯黄瓜。
真相:水果黄瓜无刺,而且相较于普通黄瓜口感更好,因此很受欢迎,但也有不少人认为它是转基因食品,不能多吃。
事实上,多位中国农业专家、研究员证实小黄瓜不是转基因食品,只是新品种,另外像小番茄、水果玉米等也都不属于转基因食品,可以放心食用。
在挑选的时候,为了尽可能买到新鲜、好吃的黄瓜,我们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应尽量选择细长均匀的黄瓜;
其次,要看表皮的“刺”,刺小而密的黄瓜比较好吃;
最后,应尽量选择深绿色的黄瓜,保证黄瓜的成熟度。
黄瓜当水果生吃,不宜过多,每天1条即可;黄瓜中维生素较少,因此常吃黄瓜时应同时吃些其他蔬果。
黄瓜在生长、采摘、运输、出售过程中,易受大肠杆菌、痢疾杆菌、蛔虫卵等病菌污染。生吃不洁黄瓜容易感染细菌,影响身体健康。因此,在农贸市场买来的黄瓜,最好浸泡后食用。
黄瓜性偏凉,脾胃虚弱、腹痛腹泻、肺寒咳嗽的老人应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