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拥有千万粉丝的吃播博主“小贝饿了”直播中将“原切静腌牛排”说成“原切牛排”一事引发关注,随后发布声明称“原切牛排”说法系口误。其中“原切静腌牛排”和“原切牛排”究竟有何区别?我们平时购买的肉卷和鲜肉为何价格差异很大?今天小阔带你一起了解下:
目前市面上的牛排主要分为原切牛排、整切牛排、合成牛排三大类别。
原切牛排是指从牛身上直接切下来的产品,且不经过任何调味品调味,配料表上只有牛肉,价格较贵。
整切牛排指的是从牛身上直接切下来,且经过调味、腌制的产品,配料表除了牛肉外,可能还含有调味品。从生产过程上讲,整切牛排包含静腌制整切调理牛排和非静腌整切调理牛排。
合成牛排,顾名思义,是指将碎牛肉经成型工艺后,再调味得到的产品。一般配料表标签中并未标注肉的部位名称,且配料较多。
“纯牛羊肉”,是将牛、羊屠宰后,经分割、切削等初级加工,不做任何添加,直接供市场销售。在形状上,按照不同需要,简单物理分割成不同的形状,如块、卷、片。在口感上,保留牛羊肉天然口感。在成分上,百分百纯牛肉、纯羊肉,属于初级农产品。

“调理牛羊肉”,是以牛肉、羊肉等为主要原料,经分割、修整等初加工后,添加其他辅料、食品添加剂等,经相关工艺加工制作,未经完全熟制的非即食肉制品。在冷藏或冷冻条件下,进行贮存、运输和销售。包括:冷藏“调理牛羊肉”制品(如咖喱牛肉、黑椒牛柳等菜肴式肉制品)、冷冻“调理牛羊肉”制品(如冷冻牛肉串、速冻牛排、牛肉丸、调理羊肉卷等)。
关于牛羊肉卷阔成真相丨你吃的牛羊肉卷真的有牛羊肉吗?这篇文章已经介绍的非常清楚了,感兴趣的可以点击查看。

“纯牛羊肉”“调理牛羊肉”“牛羊肉卷”制品中的原料肉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牛羊肉卷差异最大,市场上会出现价格远低于鲜肉的肉卷。因此,消费者在选购时,不要只关注价格,也要注意查看产品的标签标识。
1.关注产品名称
消费者可通过标签标识上的产品名称,来初步辨别产品的真实属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中对食品名称有明确规定,“应在食品标签的醒目位置,清晰地标示反映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该标准也明确,若标示新创名称、奇特名称、音译名称、牌号名称、地区俚语名称或商标名称时,应在所示名称的同一展示版面标示反映食品真实属性的名称。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产品标注的名称,来了解所购食品的真实属性。如果在产品的标签标识上,看到标注有“调理”“风味”等相关字样,则属于“调理牛羊肉”制品。
2.关注配料表
消费者可根据标签标识上的原料、配料、成分、含量等,进一步判断产品的真实属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中规定,“预包装食品的标签上应标示配料表”,产品的各种原、辅料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在产品配料表中。
因此,我们可以根据配料表中标注的原、辅料,详细了解肉制品的组成与成分。
“纯牛羊肉”的产品配料表中一般只有牛肉或羊肉。如果配料表中还包含其他原料肉、调味料、食品添加剂等辅料,一般属于“调理牛羊肉”制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