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厨房神器,
保鲜膜必须拥有姓名,
保鲜、防止水分流失、防串味儿,
实在是居家必备产品,
到底怎样用才能更“保鲜”?
所有的保鲜膜都一样吗?
一起看看~

市场上出售的保鲜膜
按材质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
↓↓↓
超市售卖的大都是此类。具有良好的防水透气性,特别适合包装新鲜果蔬、冷冻食品等。
但也正是因为它透气性好,所以不适合包装高油脂的、容易被氧气破坏风味的食品,比如糕点、熟食等。
优点是透明性好、粘性高、弹性也不错。缺点是热稳定性差,高温下会释放出对人体健康不友好的增塑剂,因此不能包装肉类、熟食、油脂食品等,特别是不能在高温条件下使用。
目前,这种保鲜膜主要用于在常温下包装蔬菜和一些农产品。
具有保鲜度好、结实易贴附、能防止水分蒸发等特点,主要用于肉类、熟食、火腿等食品的包装保鲜。
最重要的是,因为它的使用温度范围在-60—140℃之间,所以既可以用于冰箱保鲜,也能用于微波炉加热。
不过,这种保鲜膜的成本偏高、加工难度大,市场占有率不高。
保鲜膜不仅会加速细菌繁殖
更有可能致癌?
NO!
专家表示
合格保鲜膜的安全性
是无需担忧的
食物当中存在的细菌等微生物大多来自食物本身,导致覆盖了保鲜膜的食物反而细菌更多、腐败更快的原因无非三种:

保鲜膜中最具争议性、最易引发担忧是PVC材质中的增塑剂(也称塑化剂)问题。
专家表示,世界卫生组织将增塑剂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列为2B类致癌物,2B类致癌物经实验证明对动物有致癌作用,但对人的致癌作用不明确。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一个60公斤体重的成人终身每天摄入不超过1.5毫克“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就是安全的。
尽管如此,我国《食品安全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GB9685-2016)等国家标准和相关法规对增塑剂的使用以及对保鲜膜的总迁移量(包括“邻苯二甲酸酯类”等与食品接触析出的化学物质量)作出了非常严格的限定。也就是说,只要是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保鲜膜,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加热食物最好使用
玻璃、陶瓷或微波炉专用塑料容器
而如果实在需要用保鲜膜覆盖容器
应格外注意以下几点

不同品牌的耐高温保鲜膜标注的最高耐热温度各不相同,应尽量选择耐热性较高的保鲜膜,且使用时间不宜过长。
事实上,无论是否用于加热,都建议使用保鲜膜和较深的容器搭配使用,即让保鲜膜距离食物至少两厘米,让保鲜膜只和容器接触,而不是和食物本身。

特别是油性较大的食物,加热后易使保鲜膜发生破损,并与食物粘连。加热前可以用牙签等在保鲜膜上扎几个小孔,有利于水蒸气蒸发,否则很容易因气体膨胀导致保鲜膜爆破,甚至引发危险。可以根据颜色、是否容易搓开等方法辅助辨别材质。一般来说,表面泛黄,用手揉搓不易展开的保鲜膜大都是PVC材质的,而PE材质的保鲜膜为白色,手搓后膜易打开。家庭自用保鲜膜,建议选择PE材质的。选择包装完好、表面平整,无气泡、无穿孔、无破裂、无杂质、无异物的保鲜膜,以方便使用。注意生产日期及保质期。包装袋有破损或超出保质期内的产品,可能有细菌、霉菌滋生。合格的保鲜膜没有任何异味,有味道的保鲜膜不仅会和食物串味,还会影响食物安全,应避免购买和使用。注意查看产品包装上是否有QS标志及生产许可证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