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空气健康的重要性已无需赘言,但很多消费者和企业用户在面对室内空气检测时,仍有不少问题。本文整理了室内环境污染物的来源及室内空气检测的相关疑问,为更多人的工作和生活场所的室内空气质量保驾护航。
建筑材料的污染:如装饰使用的石膏板受潮易滋生细菌;
封闭建筑引起的污染:封闭建筑隔绝了自然新风的流通,室内空气混浊;
中央空调通风管道:管道中聚积的尘埃、生物引起的污染;
室内装饰材料和陈设引起的污染:装饰所用的人造板、黏合剂、油漆、地毯、布艺、化纤填充物等材料会向室内空气中不断挥发有毒成分,高浓度的甲醛会引致眼睛、鼻子和喉咙不适,给人体带来不良影响,其时间长达5-15年;
人生活中产生的污染: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皮屑、皮脂、体味、微生物以及所使用的化妆品、洗涤用品;
室外污染物的污染: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和雾霾天气等。
造成室内有害气体超标有装修设计、家具建材和施工工艺三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在室内装饰和装修的设计上,要按照简洁、实用的原则进行设计,要充分考虑室内空间的承载量,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空气不流通是造成室内污染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许多家具和建材在检测时并不超标,但是一装修却造成室内有害气体浓度过高,就是因为室内通风不畅引起的。
二是在建材和家具的选择上,要严格选用环保安全型材料,如选用不含甲醛的粘胶剂,不含甲醛的大芯板和饰面板等都可以提高装修后的室内空气质量水平。一般来说,人造板材是最容易造成室内污染的,消费者在购买用人造板材制作的建材时一定要注意。
三是在施工工艺上,要尽量选用无毒、少毒、无污染、少污染的施工工艺。现在很多工艺还停留在很低的水平,像粘胶、刷漆等本身就很容易造成污染,施工工艺上不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危害会更大。
室内环境检测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室内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并为室内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室内环境规划、室内环境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室内环境质量标准,评价室内环境质量;
(2)根据污染物的浓度分布、发展趋势和速度,追踪污染源,为实施室内环境监测和控制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3)根据检测资料,为研究室内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预测预报室内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4)为制定、修订室内环境标准、室内环境法律和法规提供科学依据;
(5)为室内环境科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22中规定采样点的数量应根据所监测的室内面积和现场情况而定,正确反映室内空气污染物水平。单间小于25m²的房间应设1个点;25m²~50m²(不含)应设2个~3个点;50m²~100m²(不含)应设3个~5 个点;100 m²及以上应至少设 5个点。
检验项目为“项”,标准GB50325-2020规定常规检验7项: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氨、氡、TV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