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道美味的食物都离不开食用油,但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很多人为了能够摄入较少的油脂,想方设法的撇掉食物中的油。近几年,食物吸油纸的出现,大大降低了吃货们的负罪感。但食物吸油纸,真的安全吗?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吸油纸材质分为两大类:
材质标注为聚乙烯(PE)、聚丙烯(PP)的是塑料类;
材质标注为原生木浆、生竹浆的是纸类。
纸类的吸油纸,既吸油也吸水,吸走油脂的同时也会带走很多汤汁;而塑料类的吸油纸,主要就是吸油,只带走少量汤汁。
消费者在选择吸油纸时,要注意查看商品的外包装,是否标注该商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塑料类的吸油纸,认准《GB 4806.7-2016 食品接触类塑料制品国家标准》;纸类吸油纸,认准《GB 4806.8-2016 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国家标准》。
标准里对有害物质总迁移量都有明确的要求,有些产品会在详情页直接放出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里面会对荧光性物质、有害微生物是否检出、总迁移量有多少做标注。
比如在100℃的条件中放置1小时,吸油纸中有害物质总迁移量要小于等于10mg/kg。
使用吸油纸时千万要注意食物温度不要过高,最好不要放在高于170℃以上的食物之中,比如火锅、清汤等,这样可能会导致食物吸油纸中的有毒物质析出比如漂白剂、荧光剂等,影响人的健康。同时选取食物吸油纸的时候,最好使用食品级别的食物吸油纸,对人体影响较小。
在使用中,可以等食物做好以后,装入盘中或碗中后,食物温度已经降低到100℃以下了,吸油纸放置1分钟左右即可。
另外对于吸油纸来说,酸性环境还会加速有害物质析出,因此有酸性食物时候不建议使用的。
虽然安全的吸油纸有助于减少油脂的摄入,但还是建议大家做菜时少油少盐,从源头杜绝过多摄入油脂。
食用油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之一,提供热能、必需脂肪酸和其他营养物质,还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适量食用烹调油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但是不能过量,避免造成肥胖、超重,增加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的风险。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健康成年人每天烹调油摄入不超过25~30g。而且是三顿饭的总量。相信大部分居民油脂摄入量远大于30g,如何减少食物中油脂摄入超标呢?
1.非必要情况减少外出就餐次数,饭店或者餐馆为追求经济效益,打造出满足口舌之欲的饭菜,菜单上几乎满是高油、高盐的饭菜,加大对肾脏,肠道负担,严重影响人们身体健康。
2.烹饪时可以选择蒸煮,凉拌的方式,尽可能减少油脂用量。
3.合理膳食。减少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在食用肉类时要控制好食用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平均每天摄入动物性食品120-200g,每周至少2次水产品,每天1个鸡蛋。
4.减少油炸食品及浓汤。炸薯片、炸薯条是含油脂非常高的食品,肥肉、坚果、巧克力、奶油蛋糕、曲奇饼干、酥油糕点中含油量及反式脂肪含量很高,属于高脂、高糖食品。这类食品要减少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