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来袭,稍不注意很容易出现中暑现象。夏至将至,天气愈来愈热,常常会感觉到没胃口。很多人喜欢把饮料、冰激凌、西瓜等作为消暑食品。但并不是所有的人群都适合喝饮料。对于冰镇食物,吃多了往往会导致肠胃不适,严重的或许还会住进医院。夏天如何健康饮食,才能降温解暑呢?下面就饮料、冰激凌、冰镇食品等夏季消暑食品如何合理食用进行科普。
炎炎夏日,防暑降温需求旺盛,雪糕冷饮、饮料等迎来销售“热”。喝饮料正逐步成为年轻人夏季消暑的必备品之一。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如果每100ml饮料中含糖≤5 g,则可以称为低糖饮料;含糖≤0.5 g可称为无糖饮料。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倡导人均每日添加糖摄入量不高于25克;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天50克糖已经是普通人摄入的上限,但1罐可乐就含糖约37克。若按此换算,100ml的低糖饮料每日饮用不能超过5瓶。而这5瓶已经是糖分摄入量的上限,不包含其他饮食所含的糖分。
饮料含糖情况对照表
虽然近几年,市面上出现了“无糖”或“低糖”饮料,但大多数饮料的含糖量基本都大于5%。
含糖饮料指在饮料制作过程中人工添加单糖(葡萄糖、果糖)或双糖(蔗糖、乳糖或麦芽糖)的饮料, 这些含糖饮料包括:含糖碳酸饮料、果汁饮料(不包括100%的纯果汁)、运动/能量饮料、加糖冰茶等。
过多饮用含糖饮料会对健康带来危害。会增加患龋齿、肥胖、2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等慢性疾病的风险。
雪糕、冰淇淋等的主要原料是乳或乳制品、饮用水、糖、食用植物油,再加入蛋制品、水果、豆制品、巧克力等做成不同口味。冰淇淋的口感虽然凉爽,但所含的原料却是大热的高蛋白高脂肪食物。所以,并不适合作为解暑食物。
而且一次进食过多,会出现不良反应。小儿易引起腹痛,中老年人易引起心绞痛,一般人易引起胃肠炎、喉痉挛及营养缺乏症,并且有可能损坏牙齿。
若进食过快,会使得胃肠道的消化功能和杀菌能力减弱,导致胃肠炎,胆囊炎甚至肝炎的发生。
由于冰激凌温度低,会造成胃肠道血管收缩,从而影响其消化吸收能力,影响各类营养素的吸收。不建议多吃,如果要吃,建议放在两餐之间。
除了饮料、冰激凌、雪糕之外,炎炎夏日,西瓜、绿豆汤也成为很多人的“消暑神器”。
冷藏过久的西瓜尽量少吃
西瓜的果肉进行适当冷藏后解暑效果更好。
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西瓜中的水分含量大约为92.3%,固形物含量相对较少,容易吃多。
但西瓜不宜吃太多,尤其是冷藏过久的西瓜。
一次性大量进食冷藏过久的西瓜,很容易刺激到消化道的粘膜,比如引起胃部痉挛等。
尤其是对于消化功能差的儿童,更需要注意避免吃冷藏过久的西瓜。
而对于关注血糖控制的人群,比如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也应该尽量少吃。
虽然西瓜里的糖含量不算高,但西瓜的血糖生成指数(GI值)比较高,因此,需要控制血糖的人群也不宜食用太多。
一般在两次正餐之间,少量吃一点,一两片即可,比如早10点或午后3点。
胃肠消化差,食用绿豆汤要适量
绿豆的营养价值比较高,除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外,还含有膳食纤维、多种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多种活性成分,如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等。
曾有研究表明绿豆具有降血脂、抗肿瘤和增强食欲等作用。
但绿豆吃多了不太好消化,所以绿豆汤可适当食用,但是对于胃肠消化功能较差的人群不建议过多食用。
首先,解暑的关键在于补充水分,所以应及时饮水,尤其是白开水。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中提到, 每日要保障足够的饮水量,加速体内的血液循环,排出体内多余的垃圾,建议成年男性每日应摄入1700ml的水,女性为1500ml,才能保持日常的摄入需求。但是不能将含糖饮料作为饮用水来代替。
其次,对于因职业经常暴露在高温环境的人群,由于出汗较多,应适度选择含电解质的饮品,比如含钾、镁等矿物盐的运动饮料等。
此外,尽量不食用冷藏、冰镇等温度过低的食物,以防引起肠胃的不良反应。
最后,尽量主动远离高温环境,健康饮食、科学防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