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酱牛肉、卤鸭脖…这些“下饭神器”你真的会选吗?
为什么有的产品配料表首位是“水”或“大豆蛋白”?
同样产品价格为何悬殊?
怎样避开添加剂,买到真材实料?
今天,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熟肉制品》(GB 2726-2016),教你4步选购秘诀,让你一眼看穿本质,买对不吃亏!
根据国家标准,熟肉制品是指:以鲜(冻)畜、禽产品为主要原料加工制成的产品,包括酱卤肉制品类、熏肉类、烧肉类、烤肉类、油炸肉类、西式火腿类、肉灌肠类、发酵肉制品类、熟肉干制品和其他熟肉制品。
细看下来,这些品类几乎承包了我们的日常饮食。餐桌上的酱肉、熏肠,零食堆里的肉干、火腿,不管是正餐加菜还是闲时解馋,都少不了它们的身影。
微生物和污染物限量指标是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我们每一口肉吃得是否安全。
卫生学指标: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这两个项目限量非常严格!它们能反映产品受微生物污染的总体水平,间接指示致病菌存在的可能性。
致病菌限量:按规定必须符合GB 29921标准,包括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致泻大肠埃希菌,这四个项目的限量更为严格。
污染物限量:按规定必须符合GB 2762标准,涉及熟肉制品的指标包括铅、镉、汞、砷、铬、苯并[a]芘、N-二甲基亚硝胺等。
核心规则:配料表中某成分“越靠前,含量越多”。
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25)规定,各种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
实用小技巧:比如购买酱牛肉产品,优先选“牛肉”排在第一位的更靠谱。配料表越短、成分越简单,通常意味着添加剂越少,产品更接近天然。
食品添加剂不是“洪水猛兽”,合理使用能让熟肉制品更好吃、保存更久,但必须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的规定。
以亚硝酸钠/亚硝酸钾为例,标准明确规定了其在熟肉制品中的最大使用量和残留量,如酱卤肉制品中的最大使用量是0.15g/kg,残留量≤30mg/kg(以亚硝酸钠计)。
特别提醒:亚硝酸盐能让肉的颜色更好看,还能抑制肉毒杆菌等细菌生长,但生产时必须严格控制使用量,若超限量或超范围使用就可能危害健康。
贮存条件:
贮存条件是保障食品“安全可食、营养不流失、风味不打折”的重要环节,决定着食品从购买到食用的全周期价值。
食品标签上的贮存条件是厂家根据产品特性设定的“安全保鲜标准”,购买时要第一时间重点关注标签上标注的温度和环境要求。
温度要求:明确区分“常温”“阴凉处”“冷藏”“冷冻”的差异。
环境要求:关注“避光”“密封”“防潮”等标注。
实用指南:
酱牛肉、盐水鸭等属于常温下易变质的肉制品,通常需要冷藏保存(0-4℃),这个温度能有效抑制大部分微生物生长。
速冻香肠、肉丸等冷冻肉制品,一般需在-18℃以下冷冻保存,才能维持产品品质,保证口感和营养。
食品安全重于泰山!阔成检测将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从源头到餐桌,层层把关,精准识别风险,为每一份入口的食物筑牢安全防线!
上一条:权威问答丨关于海带、熟芝麻、食品分装等问题的答复
下一条:权威发布丨事关平台外卖食品安全!公开征求意见!
电话:029-81299806 029-81299808
邮箱:kuocheng@sxkctest.com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航天东路99号西安佳为科技产业园104栋4层
Copyright © 2021-2025 陕西阔成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陕ICP备2021006071号-1 陕公网安备61019402000153号
扫码咨询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029-81299806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