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阔成科普丨千禾 0 商标被禁只是开始?别再被营销套路,3 步教你选对食品!

时间:2025-09-16 点击次数:5

“零添加”三个字,在如今的食品市场上仿佛自带光芒,轻易就能与“健康”“天然”“安全”划上等号,成为许多人选购食品时的重要依据。最近,“千禾0商标被禁”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也让不少人心里打鼓:零添加,到底还能不能信?如何科学选购食品?

image.png
PART.01
图片
国家标准对“零添加”的规定

针对此问题,国家出台了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25(2027年3月16日实施),明确规范:食品标签中禁止使用“零添加”“不添加”等误导性宣传用语。

image.png
image.png
PART.02
图片
“零添加”标签为何被禁?
01
“零添加”≠绝对没有

✅ 某些食品虽未主动添加防腐剂等,但原料本身可能自带防腐剂。

✅ 你看到的“零添加防腐剂”,未必是真“零”。以酱油为例,不少品牌强调“未添加防腐剂”,但大豆在发酵过程中天然产生的苯甲酸,本身就是一种防腐成分——即便不属于人为添加,它也客观存在。也就是说,“零添加”更多是一种营销话术,并不能真实反映产品中某一成分的绝对不存在。

02
制造焦虑,误导认知!

✅“零添加”暗示了一个错误的逻辑:有添加剂 = 不健康。这种标签在无形中加剧了大众对食品添加剂的恐惧,却忽视了其在现代食品工业中的积极作用。

✅ 合理使用防腐剂可抑制有害菌滋生;稳定剂、增稠剂能维持食品质地和安全。我们不应否定所有添加剂,而应关注其是否合规、用量是否合理。 

03
“零添加”可能暗藏健康陷阱

✅ 为了达到宣称的无防腐剂效果,一些产品可能转而采用高盐、高糖、烟熏等传统但未必健康的方式来防腐或保鲜。

✅ 例如,某款标榜“无添加”的番茄酱,其主要成分除了番茄就是白砂糖。长期摄入这类高糖、高盐的“零添加”食品,反而可能增加肥胖、高血压等慢性病风险,得不偿失。

PART.03
图片
三步教你跳出标签陷阱,看懂食品真相

告别“零添加”标签的误导,我们更应学会科学理性地选择食品:

01
读懂配料表:食品的“成分身份证”
图片
  • 看长短:配料表越短,通常代表添加的辅料和添加剂越少、成分越简单。

  • 看排序:配料表中的成分按含量降序排列,前三位是主体。如果白砂糖、植物油排在前列,就要留意是不是高脂高糖。

02
看懂营养成分表:掌握食物的营养底细
图片

重点关注每100克(或毫升)的含量和NRV%(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例如:钠含量高的食品,要谨慎选择。

图片
03
识别营销话术,警惕“伪零”陷阱
图片

“0蔗糖”≠无糖,可能含果葡糖浆、蜂蜜等其他糖;

“0脂肪”不一定健康,根据国标,只要每100克(毫升)食品能量≤17千焦(约4千卡),即可标注0卡。

“0反式脂肪酸”不代表完全没有,只要每100克中含量 ≤0.3克就可标零。

检验检测助力食品安全

从今天起,不妨做一个“成分党”:看标签——用知识代替直觉,用理性战胜营销。你不需要“零添加”,需要的是:看清楚再选择。阔成检测将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从源头到餐桌,层层把关,精准识别风险,为每一份入口的食物筑牢安全防线!


  • 电话:029-81299806  029-81299808

  •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航天东路99号西安佳为科技产业园104栋4层

营业执照电子版在线查看

Copyright © 2021-2025 陕西阔成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陕ICP备2021006071号-1  陕公网安备61019402000153号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二维码

扫码咨询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029-81299806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