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条、粉丝、凉粉这些餐桌常客,在我国有着悠久的食用历史和广阔的消费市场。新国标GB/T 23587-2024《淀粉制品质量通则》已于2025年8月1日正式实施,将替代并废止现行的GB/T 23587-2009《粉条》。这项新标准有哪些重要变化?消费者购买时又该注意什么?一起来了解:
01标准名称更改
·旧标准:GB/T 23587-2009《粉条》
·新标准:GB/T 23587-2024《淀粉制品质量通则》

02适用范围扩大
○旧标准:仅适用于粉条(丝)
○新标准:适用于粉条(丝、皮)、凉粉淀粉制品
03产品分类调整
○旧标准:按原料和加工工艺分类
○新标准:
按产品形态及加工工艺分类:
--干粉条(丝、皮)
--湿粉条(丝、皮)
--凉粉
并增加了食用方法的分类:
--煮食粉条(丝、皮)
--方便粉条(丝、皮)
04感官要求增加
·新标准增加了粉皮和凉粉的感官要求。

05理化指标调整
增加了粉皮和凉粉的理化指标要求;
删除了丝径指标;
针对方便粉条(丝、皮)增加了复水时间指标;
针对湿粉条(丝、皮)的淀粉含量要求从≥35或≥20 g/100g提高到≥50 g/100g。

06删除了卫生指标
新标准删除了旧标准中5.3.3卫生指标要求,内容删除并不意味着要求降低,淀粉制品卫生指标和食品添加剂使用范围、使用量应符合GB 2713、GB 2762、GB 2760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强制要求。
07检测方法调整
·删除了丝径、二氧化硫、铅、总砷、黄曲霉毒素B1、铝的试验方法;
·更改了感官和断条率的试验方法;
·针对新增的复水时间指标,增加了相应的试验方法。
08检验规则调整
·增加了检验抽样要求(每批抽样独立包装样品量总数不少于1kg);
·出厂检验项目删除了丝径,但针对方便粉条(丝、皮)增加了复水时间作为出厂检验项目。
09标签标示要求调整
·若产品主要原料淀粉添加量超过总淀粉的60%(按原始配料计算),可用主要淀粉命名,并宜标明主要原料淀粉的添加量;主要原料淀粉添加量不足总淀粉的60%,产品不应以原料淀粉命名。
注:用淀粉名称命名的产品,如绿豆粉丝、红粉条等。
2024版国标是核心:购买淀粉制品时,首要关注产品是否符合最新的2024版国家标准(GB 2713-202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淀粉制品》)。
主料含量要达标:例如,购买“红薯粉条”时,其红薯淀粉含量必须≥60%。仔细查看配料表确认主要淀粉的比例。
警惕添加剂:留意配料表中食品添加剂(如明矾/硫酸铝钾、防腐剂、色素等)的种类和使用量。选择添加剂少或无添加的产品更佳。
湿粉条/鲜粉条:需要在低温(冷藏) 环境下储存;储存不当极易导致变质、发霉。
凉粉:首选当日新鲜制作的产品;新鲜凉粉口感更好,卫生安全更有保障;务必通过正规商家购买。
粉条品质判断:
外观:好的粉条应粗细均匀,表明生产工艺成熟、质量稳定。粗细不均可能暗示生产问题,影响口感。
耐煮性:煮制时不易断条。
口感韧性:煮熟后应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口感筋道。
凉粉品质判断:
弹性是关键:优质凉粉弹性十足,表明原料优质、工艺得当。
测试方法:用手轻轻按压凉粉表面,品质好的凉粉能迅速回弹恢复原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