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成科普丨春节必备!坚果炒货秘籍:选对吃好,远离“哈喇"味与毒菌!
春节临近,美味营养高的坚果类零食是大伙儿置办年货中的宠儿,俘获了大批消费者的心,那坚果如何选、吃多少?怎么吃才健康?您了解吗?今天就和小阔一起走进坚果的世界吧!
坚果炒货,又叫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它是以坚果、籽类或其籽仁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辅料,经烘炒、油炸、蒸煮或其他熟制加工工艺制成的食品。
常见的坚果炒货有:瓜子、花生、开心果、杏仁、扁桃仁(巴旦木)、松子、油炸烘炒豆类、核桃、夏威夷果、腰果等。
01酸价、过氧化值超标,产生哈喇味
坚果炒货食品中脂肪含量普遍较高。酸价和过氧化值主要反映食物中油脂和脂肪酸的酸败程度。
长期食用过氧化值严重超标的食品可能导致肠胃不适、腹泻等。酸价超标严重时所产生的醛、酮、酸会破坏脂溶性维生素,食用酸价超标严重的食品可能导致肠胃不适。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坚果与籽类食品》(GB19300-2014)中要求熟制坚果和籽类食品,酸价(以脂肪计)≤3 mg/g,过氧化值(以脂肪计)生干坚果类≤0.08g/100g,籽类≤0.40g/100g;熟制葵花籽类≤0.80 g/100g,其他类≤0.50 g/100g。
02微生物指标超标
坚果炒货食品对于贮存的温湿度要求较高,如果贮存不当或者受到加工环境的污染,很容易出现霉菌及真菌毒素超标的情况。
长期食用霉菌超标的食品,可能危害人体健康。例如,花生容易产生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有致癌的作用。如果人经常食用黄曲霉毒素超标的食物,会对人体肝脏造成损伤。
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坚果与籽类食品》(GB19300-2014),烘炒工艺加工的熟制坚果与籽类食品中,霉菌不能超过25CFU/g。如果检出坚果霉菌超过标准限值,就可能意味着其食用价值降低,甚至不能食用。
尽量选购预包装的坚果炒货食品
一般优先选择包装厚实、带铝箔或者镀铝膜包装的商品,包装阻隔性能好,产品不易变质,还有利于保留食物原本的香味。
选择日期新鲜的坚果炒货
坚果炒货基本都是常温贮存、运输和销售,放置的时间越长,品质和风味下降越明显,因此,购买后要注意尽快食用。
食用前“一看二闻三尝”
“看”其色泽是否有异常;“闻”其气味是否有哈喇味;“尝”其滋味是否有变质。
按标签贮存:预包装坚果应按照标签上的贮存方式保存,避免受潮、受热和光照。
密封保存:未食用完的坚果炒货应尽量排出袋中空气,并密封保存在干燥、阴凉处,远离高温和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