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了大家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出门在外,住宿场所的卫生环境也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今天带大家从卫生监督的角度看看住宿场所的卫生要求。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目的:加强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促使公共场所卫生符合国家有关要求,创造良好的卫生环境,预防疾病,保障人体健康。法律依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设施细则》和《艾滋病防治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规范》(GB37487-2019)以及公共场所相关卫生标准等。
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规范》(GB 37487-2019)规定:
1. 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应在场所内醒目位置公示,经营项目与许可范围一致;有效期4年。
2. 实行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公共场所应在场所内醒目位置公示卫生信誉度等级。
3. 人员健康合格证明齐全有效,宜随身携带或在场所内集中保管,便于查对;有效期1年。
4. 公共场所应按照卫生法律法规、卫生标准、卫生规范的规定对场所的空气质量、微小气候、水质、采光、照明、噪声、公共用品用具和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等进行卫生检测,每年不少于一次,应在醒目位置如实公示检测结果并及时更新。
1.公共场所应保持室内环境卫生清洁,加强营业场所通风、 换气,定期进行消毒;做好消毒记录。
2.使用中央空调的,要按要求保持通风量并定期清洗消毒;并记录。
3.做好生活饮用水源卫生和安全管理。
4.采购和使用的消毒药剂要严格执行检查验收制度,所使用的消毒剂必须取得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和卫生许可批件,消毒剂标签符合要求,产品在保质期内,并按要求进行使用。
5.有三防设施,(下水道和排气扇口有防鼠网、门口有防蝇帘或风幕机、窗纱完好能防蚊蝇。
6.公共场所必须有禁烟标识。
公共用具清洗消毒间要求:
1. 设置专用洗消保洁间或区,不得擅自停用或更改房间用途,在清洗消毒间内不得从事与清洗消毒无关的活动;清洗、消毒、保洁设施应正常使用;
2. 设置专用布草间或柜,不得放置饮水机、制冰机、清扫工具、个人生活用品、杂物及其他无关物品并保持干净整洁,通风良好,室内无霉斑和积尘,置病媒生物防治设施并正常使用,无病媒生物滋生。
3. 清洗客房用的三联或四联筐(马桶刷、面盆刷、抹布、消毒液分开存在并有标识)。
4. 布草按床位数3倍配置,杯具、拖鞋等公共用具按床位数2倍配置,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
1. 卫生管理制度。
2. 有效期内微小气候监测报告。
3. 公共用品清洗、消毒记录台账。
4. 公共卫生用品索证索票登记台账。
5. 集中空调清洗消毒台账。
6. 应建立公共场所预防传染病传播应急工作预案。
7. 从业人员卫生健康知识培训情况。
温馨小提示:健康从卫生开始,卫生从细节做起。公共场所的经营者,请自觉履行承诺,保持环境、公共场所公共用品用具卫生,细心保洁,巩固“国家卫生县城”荣誉,保证公共场所卫生安全,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
卫监小知识:在没有具备专业的知识如何快速鉴别?现在教您一套丝滑小妙招!!!
一、看
看住宿场所的整体环境和卫生监督信息公示栏内卫生许可证、卫生信誉等级、检测合格报告等内容。
二、闻
闻客房内有无异味。
三、查
检查被褥、床单、毛巾、浴巾等有无毛发、污渍,一次性拖鞋有无使用过后的痕迹,水杯和面盆内有无水渍水垢,马桶内有无污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