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的范围非常大,无论是车站、机场,还是图书馆、卫生间,只要是允许他人进入的场所都可以称之为公共场所。在疾病高发的季节,公共场所中的卫生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公共场所怎样进行卫生管理呢?应该注意哪些?一起看看!
想要保障公共场所的卫生,合理的公共场所设计和选址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公共场所的设计要符合现代化特点,配备一些新风系统,并且多添加一些窗户,能够使空气有效流通,保持公共区域内空气的清新,降低室内空气中病菌含量,减少病毒或细菌传播机率。其次,公共场所的选址面积一定要大,在选址之前,管理人员需要先预估公共场所的人流量,并根据其人流量进行选址,确定面积,不要让场所内过于拥挤,过于拥挤的环境会增加细菌、病毒传播机率。
在公共场所中,管理人员需要保持场所环境清洁。首先,管理人员定期打扫清洁,保持室内地板、墙壁或各种扶手清洁,避免病毒或细菌的间接接触传播。其次,管理人员还需要经常开窗通风,尤其是在人流量大时间段,可以选择早晨开门之后第一时间开窗,并在关闭场所的一小时后再关窗,保持室内空气良好、清新。最后,管理人员还需要定期对卫生间或手高频接触物品表面等环境进行消毒处理,疾病流行季节或人流高峰时段可提高消毒频次,降低间接接触交叉传播疾病。
良好的采光和日照也是公共场所卫生管理的重要措施。针对于一些人流量大、人员密集场所中,如果空间较为封闭,或者缺乏足够的太阳光照射,那么无法起到紫外线灭菌的效果。因此,管理人员首先在设计中就要考虑好采光和日照的条件,保持室内良好的明亮度,不但能够起到灭菌效果,还可以通过良好的明亮度让人心情愉悦。
想要做好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公共场所用品卫生保障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对于公共场所的各种门、窗扶手,管理人员应当每天进行消毒处理,避免细菌或病毒通过间接接触交叉传播;其次,对于一些特定的用品,如公共卫生间的纸巾、公共图书馆的书籍等,也需要严格保障其卫生和安全性;最后,公共场所饮用水的安全保证是最重要的,现在很多公共场所都会设置公共饮用水,比如学校、办公室等,管理人员需要定期更换净水设施,保障公共饮用水卫生达标。
对于公共场所来说,健全卫生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是重要保障。首先,公共场所管理者需要建立完善的公共卫生管理制度,包括每日清洁、定期消毒等,确保公共场所能够进行有效消毒和杀菌。其次,管理人员还需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督促,让工作人员能够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工作,避免偷懒、逃避责任等情况发生。同时,管理人员还需要建立事故报告制度,即如果在公共场所中出现了卫生问题,需要逐级汇报并记录卫生问题。最后,管理人员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卫生问题应急预案,即出现卫生问题之后,如何第一时间解决问题。
在公共场所中,室内微小气候是否适合也是决定公共场所卫生管理质量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人体的最佳承受温度在26度左右,如果温度过低,人的抵抗力会下降,增加感染疾病的风险,而如果温度过高,人体会分泌过多汗液,不但会造成人们的不良感受,还会滋生各种细菌。因此,管理人员需要保障公共场所微小气候的适宜,通过暖气、空调等方式调节室内温度,将温度调节至适宜即可。
噪音虽然不会直接导致人体感染疾病,但是会令人情绪出现起伏,导致抵抗力下降,进而感染疾病。因此,在公共场所中,管理人员需要进行噪音管理,在建设时就需要采用隔音材料,减少外界噪音过多进入室内环境。同时,在室内,管理人员也需要加强人群噪音管理,可以张贴一些宣传语或者规章制度,规避室内噪音。
除了管理人员对公共场所进行定期消毒之外,公共场所还需要配备一些消毒设备,供前往公共场所的人群使用。比如,公共场所需要在水源附近配备一些消毒洗手液,或者在入口、出口附近配备一些免洗手消毒液,能够有效防止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按照卫生标准、规范的要求对公共场所的空气、微小气候、水质、采光、照明、噪声、顾客用品用具等进行卫生检测,检测每年不得少于一次;检测结果不符合卫生标准、规范要求的应当及时整改。
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在醒目位置如实公示检测结果,并对其卫生检测的真实性负责,依法依规承担相应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