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成科普丨双十一临近,网购食品要注意这些!
时间:2023-11-01
点击次数:463
“双十一”将至,除了各大电商平台推出各种打折促销活动,满减、秒杀、优惠券、红包等优惠,众多食品企业也在线上推出各种优惠活动。面对各大电商及直播平台眼花缭乱的促销活动,在此提醒消费者谨记以下七点提示,理性消费,选择适合自己的零食、生鲜等食品。
网络促销活动中,很多食品商家为去库存,往往以“前1小时价格低于XX元”、“前XX名买一箱送一箱”、“第三件仅X元”等方式刺激消费者冲动消费。消费者不要被某些“超低价”“买一送一”商品所迷惑,购买前最好能提前了解价格走势,当商品价格远低于其实际价值时,消费者要了解食品保质期,询问是否是临期食品,可提前列好购物清单,货比三家,避免因价格低而冲动购物。
通过第三方平台、直播等渠道购买食品时,要选择食品生产经营资质齐全的合法网络商家。网购食品要检查食品包装是否有生产企业名称、商品名称、SC标识、厂址、电话、生产日期等内容,要注意食品的保质期和存储要求。应谨慎网购散装或自制食品等高风险品种。
购买进口食品要查看是否有合格的中文标签,上面应标注食品名称、配料表、原产国或地区、总代理或经销商在我国依法登记注册的名称和地址、生产日期、保质期或保存期等内容。对于无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和检验合格证的要拒绝购买。
网购有冷藏或者冷冻等特殊贮存条件要求的食品时,消费者需提前咨询商家发货时间,核实运输条件,尽量避开物流高峰期,以防快递延误或送货途中商品变质,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收货时,确认食品包装是否完整、是否漏气或胀袋、是否腐败变质等,及时按照要求储藏食品,同时谨慎购买来源不明生鲜食品。
当下越来越多预包装食品、散装食品等进入直播间销售,带货主播的销售话术和直播的即时性特征,容易加剧消费者跟风购物的从众心理。消费者在直播平台购买食品,最好选择正规直播平台和信誉度较高的知名主播,下单前先了解主播所推荐食品的来源、配料表、保质期及售后服务等信息,避免“激情下单”。
网购食品,特别是特殊食品、保健食品对商家广告和宣传内容,要科学、理性看待,不要盲目跟从,更要警惕商家通以普通食品冒充特殊食品、保健食品等违规销售行为。
消费者购物后,如收到声称客服人员告知中奖、免单、退款的电话或短信,应通过平台向商家正规客服求证。还要保存好聊天记录、订单信息、支付信息、促销优惠截图、购物发票等有效购物凭证。如发现食品存在质量问题,及时运用有关凭据与商家协商处理,若不能解决,可以直接拨打网店经营者所在地的12315进行投诉,或通过“全国12315互联网平台”的微信公众号、小程序进行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