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奶是很多人的心头好,好喝、营养、养生……对乳糖不耐受的人群尤为友好。然而,江湖上酸奶的“传言是非”也有很多,酸奶变稠是因为增加了添加剂,喝了对身体有害……这是真的吗?真相究竟是什么?跟着小阔一起看看!
其实,并没有什么关系。酸奶变粘稠是因为加入了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使得酸奶变粘稠。牛奶中富含蛋白质、脂肪和乳糖等,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会将乳糖转换为乳酸,导致牛奶的pH值下降,酸度升高。pH值下降后,蛋白质分子表面的电荷间的吸引力会越来越大,当大量乳糖都转换为乳酸的时候,牛奶的pH值也就降到了很低,整个酸性条件让牛奶中的乳酪蛋白发生凝集沉淀,蛋白质分子之间的疏水基团开始发挥作用,从而使牛奶开始变稠,成为又酸又稠的酸奶。
但是,酸奶最后粘稠到何种程度,则与牛奶中蛋白质、脂肪、乳糖含量多少及生产工艺有关。一般情况下,牛奶中这些营养物质的总含量在10%左右,制得的酸奶在后续包装及运输过程中容易产生乳清分离等影响产品口感的现象发生,因此,也有部分酸奶会添加国家标准允许的食品用添加剂用以改善酸奶的状态与口感。常用的有果胶、淀粉、明胶等。
虽然粘稠的酸奶口感更好,但它不是决定酸奶质量好坏的标准。酸奶的粘稠度与制作方法有关,与营养与否并无直接关系,因此,酸奶并不是越粘稠质量越好。

我们常见的袋装酸奶、果粒酸奶属于搅拌型;而我国传统的玻璃瓶装酸奶则属于凝固型。
凝固型酸奶口感相对浓稠,搅拌型酸奶则比较稀薄。搅拌型酸奶是将牛奶先发酵、搅拌,再进行灌装;而凝固型酸奶则是将鲜奶半成品灌装密封,再进行发酵。我们常喝的老酸奶就属于典型的凝固型酸奶。老酸奶的发酵时间是普通酸奶的8倍,在发酵过程中,蛋白质会逐渐凝固,从而使牛乳变成一种凝胶结构,加快老酸奶的凝固速度。一般来说,搅拌型酸奶颗粒细腻,更有助于人体消化,而凝固型酸奶的口感会更好。

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求,保证每个批次酸奶发酵的口感和质量的稳定性,商家会在酸奶中加入淡奶油、乳清蛋白粉、明胶、黄原胶等,这样能让酸奶变得更加浓稠,还能改善酸奶的一些组织状态。例如,酸奶在发酵、贮藏、运输过程中,会出现黏度变低、口感粗糙、乳清析出等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而增稠剂则能较好地改善这些问题。明胶是食品加工常用的增稠剂,国家食品安全法规中也有关于添加剂量的规定,可以放心食用。

因此,今后买酸奶的时候别再纠结酸奶的浓稠度,可以放心根据自己的喜好选购。不过要注意的是,一要仔细查看营养标签,根据需求选择产品;二要尽量通过正规渠道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