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底,不少人已经开启囤年货模式。有孩子的家长们为了避免宝宝接触零食可谓是斗智斗勇。但即将到来的走亲访友,宝宝接触零食机会大大增加,让宝宝吃感觉不健康,不让宝宝吃,小孩子眼巴巴看着又很可怜。零食孩子究竟能不能吃,怎样吃才能更健康?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提到“零食作为学龄前儿童正餐之外的营养补充,可以合理选用”,所以宝宝适当吃点零食是可以的~
“零食是指一日三餐之外吃的食物和饮料,不包括水”,所以只要是三餐之外吃的东西,不管是薯片、巧克力这种包装零食,还是水果、牛奶、粗粮等,都算是零食。
在宝宝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三顿丰富的正餐与两次适量的加餐是他们获得全面营养的保障。宝宝的胃容量小,运动量大,一日三次正餐,很难满足所需的营养和能量,正餐之外吃些点心,可以弥补三餐的不足。
《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将零食分为“可经常食用”、“适当食用”、“限制食用”3个推荐级别。

总结一下宝宝可以吃的零食就是要:低脂低盐低糖;成分天然,添加剂少;加工合理,不过分烹调!
怎么才能挑到“健康”的零食呢?小阔教你三招,轻松拿捏选零食。
1.看顺序:食品的配料表是按照用量多少来排序的,排名越靠前,说明用量越多,建议选择排在前几位的最好是天然食材的零食;
2.看长短:配料表越短就意味着添加材料越少,或者是天然食材制作,配料表越长,可能含有的添加剂就越多,所以要选择配料表短的;
3.看添加剂:配料表里面有很多读起来拗口的专业名词,大部分是各种食品添加剂。
下面这些尽量不要选择‼️
甜味剂:带“糖”“蜜”“甜”字,像阿斯巴甜、安赛蜜、糖精钠、甜蜜素等属于人工甜味剂,不建议选择,向木糖醇、麦芽糖醇等糖醇类甜味剂是可以适当选择的;
色素:带“颜色”字眼,如日落黄、胭脂红、亮蓝、柠檬黄、诱惑红等;
防腐剂:带有“苯甲酸、山梨酸、亚硫酸”字眼等;
增稠剂:带“胶”字,比如阿拉伯胶、卡拉胶、果胶、琼胶、明胶等,但是大家不用“恐胶”,适当食用对人体没有伤害,像软糖等食品中胶就是必不可少的哦~
反式脂肪酸:含有精练植物油、植脂末、代可可脂、人造奶油、人造黄油、起酥油等。
宝宝零食,建议选择低脂、低糖的,根据《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低糖、低脂、低盐标准为:
低糖:碳水化合物或糖≤5g/100g(固体)或100mL液体
低脂肪:脂肪≤3g/100g固体 ≤1.5g/100mL液体
低钠:钠≤120mg/100g或100mL
宝宝零食一定要明确标示过敏原信息,并用醒目的字体或图案标注,尤其是谷物类、奶类和海鲜类。家有敏宝的妈妈,选购零食一定要注意这一项。
给宝宝吃零食,除了选择健康的零食,吃的时间也很重要哦~
对的时间
给宝宝吃零食不能干扰到三餐哦,根据零食指南的建议,最好和正餐间隔 1.5-2 小时,比如在上午9:00-10:00,可以吃一次零食。
对的分量
零食只是正餐的补充,所以要控制好量,一般宝宝的零食都会分装成小包,可以规定好一天只吃一包或者半包,让宝贝养成这个定量的习惯。
除了上面这两个基本原则,还有两点要注意哦:
一是宝宝吃完零食后要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和牙齿健康,预防龋齿;
二是不要把零食当成一种奖励,不然以后宝宝会对零食越来越依赖。
零食并不是“洪水猛兽”,
家长们学会给娃科学吃零食,
宝宝开心,全家欢乐!
健康饮食让生活更美好!